为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提升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学子的专业实践能力,7月26日至8月1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鲁风药韵,青鸟衔芳”实践队队员徐张硕在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参与了为期一周的六神曲发酵实验岗位实习,深度接触并了解了传统中药发酵技术的核心要点。
作为中国传统发酵中药的典型代表,六神曲的历史蕴含着“六神汇聚”的深厚文化内涵,不仅上可追溯至唐代的《药性论》,在明代的《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此次实验聚焦不同菌种对其发酵的影响,涉及枯草芽孢杆菌、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菌、戊糖片球菌及它们的混合菌,旨在深入探究微生物与中药发酵的内在关联。
实习首日,徐张硕迅速投入到了实操环节当中。她首先按照标准流程学习配制了MRS培养液、LB培养液、YPD培养液。待培养液配制完成后,为营造无菌的实验环境,她将其进行了高压灭菌处理。随后,她将三种菌种分别接种至对应培养液中,并确保所有菌种的培养过程均历时24小时。

在后续的六神曲发酵品制作环节中,徐张硕全程严格遵循《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进行操作。她先将赤小豆、苦杏仁研磨成粉,接着与全麦粉充分混合,随后再加入青蒿、辣蓼、苍耳草的煎煮液,充分揉制,直至形成“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软材。经灭菌处理后,软材被分为五组,分别接种不同菌种,然后放入温度设定为30℃、湿度设定为86%的恒温恒湿箱中进行发酵。

紧接着,在接下来的数日里,徐张硕每日观察发酵情况,每48小时取样一次,并细致规范地记录了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实际变化情况。取样后,她按照既定流程依次完成了干燥、研磨、过筛等操作,并将样品妥善存入冰箱,为后续检测做好了准备。
实习后期,徐张硕接触到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仪这一先进设备,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了该仪器的基本分析操作。依据电脑屏幕上的谱图清晰呈现出的各类挥发性成分的信号峰,老师借助配套软件解析了酯类、醛类等成分对风味的影响,并教授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含量,以及通过相对气味活性值判断关键香气成分的具体操作。

此次实习不仅让徐张硕切实认识到了微生物在发酵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也让她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结合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她表示,自己将带着此次实习所收获的知识与经验,持续深入探索药剂领域,为传统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充分彰显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学子应有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
作者:徐张硕 审核:周笑天、郭宜珍、辛文渊 编辑:周笑天 责编:杨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