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8月11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芳华寻迹”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德州市齐禹抗战纪念馆开展了思政教育活动。
齐禹抗战纪念馆所在区域在抗战时期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历经无数次激烈战斗,见证了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战的光辉历程。活动期间,陈丽娟主要通过参观建筑群外围的纪念碑林和历史碑刻等遗迹开展活动,感悟家国情怀。

陈丽娟首先研读了露天碑刻。其中,刻有“浩气长存”字样的英烈碑印证了1946年还乡团毁碑事件;“胜迹留痕”捐赠碑则记载着2015年禹城农村商业银行等企业参与捐建的义举;立于桂花丛中的王光远烈士纪念碑金漆犹新。
随后,陈丽娟重点解读了“齐禹抗战纪念馆重修记”石碑,其上小字记录着纪念碑的曲折变迁:抗战胜利后,齐禹县委在五龙寺为374名烈士立碑揭幕。1946年7月27日纪念碑被土匪毁坏,同年12月重建纪念碑。1957年4月禹城在伦镇北街建纪念亭迁碑保存,1983年4月伦镇公社将亭扩建成纪念堂以传烈士英名。

接着,陈丽娟通过刻有“流芳百代”字样的石碑了解到,碑文中记载的374位烈士中有29位医疗工作者,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与革命担当。作为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学生,她深受触动,并决心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一线践行专业使命。最后,她在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主碑前庄严宣誓,承诺会将专业报国的誓言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实践。
通过此次活动,陈丽娟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教育应扎根于思想深处,青年若能深入理解碑刻铭文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便意味着其在思想认知层面达成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此外,本次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实地学习,让她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感悟到红色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其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发展的意识。
作者:陈丽娟 审核:左昕泽、郭宜珍、辛文渊、刘晓燕 编辑:周笑天 责编:杨璐萍